短路接地線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? 短路接地線是電力作業中防止觸電的關鍵安全裝置,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需嚴格遵循規范,以確保作業人員安全。以下從操作流程、安全要點、常見誤區等方面詳細說明: 一、使用方法:操作流程與規范 1. 使用前的準備與檢查 外觀檢查: 軟銅線:無斷股、磨損、發黑(氧化),截面積符合電壓等級要求(如 10kV≥25mm2)。 線夾:無裂紋、變形,夾口彈簧彈性良好,鍍層無脫落(防氧化)。 絕緣操作桿:無破損、裂紋,絕緣層無老化,桿體標識清晰(電壓等級、試驗日期)。 功能測試: 用萬用表測量軟銅線導通性,電阻值趨近于 0;絕緣桿需在試驗有效期內(每年 1 次耐壓試驗)。 2. 掛接接地線(“先接地,后掛線") 穿戴防護裝備: 佩戴絕緣手套、絕緣靴,高壓作業需穿屏蔽服(超高壓場景)。 確定接地極位置: 選擇專用接地樁或接地網,接地電阻≤4Ω(10kV 及以下系統),禁止用金屬管道、樹木等替代。 短路接地線操作步驟: 用絕緣桿將接地端線夾固定在接地極上,確保夾緊; 依次將三相導線端線夾掛接在停電設備的導體上(先掛近側,后掛遠側;先掛下層,后掛上層),夾口需包裹導線,避免虛接。 3. 拆除接地線(“先拆線,后拆接地") 順序與掛接相反:先用絕緣桿拆除導線端線夾,再拆除接地端線夾,操作時身體不得觸碰接地線任何部位。 二、注意事項:安全核心要點 1. 電壓等級匹配 接地線的絕緣桿耐壓等級必須≥系統電壓,例如: 10kV 作業需使用耐壓≥40kV 的絕緣桿,軟銅線截面積≥25mm2; 35kV 作業需絕緣桿長度≥1.5m,截面積≥50mm2。 2. 驗電與放電前置操作 必須驗電:掛接前用同電壓等級的驗電器檢測設備是否停電,驗電前需在有電設備上驗證驗電器正常。 電纜線路特殊處理:對電纜、電容器等容性設備,驗電后需先放電(用放電棒),再掛接地線,防止剩余電荷電擊。 3. 三相短路與接地要求 高壓系統(10kV 及以上)必須將三相導體同時短路并接地,低壓系統(0.4kV)可單相接地,但需確保零線已可靠接地。 4. 操作監護與距離限制 專人監護:操作時必須有合格監護人全程監督,監護人不得參與其他工作。 安全距離:作業人員與接地線的距離需符合規范(如 10kV 設備≥0.7m,35kV≥1.0m),防止短路電流產生的電弧灼傷。 5. 環境與存放要求 戶外作業時,避免在雷雨、大風等惡劣天氣掛接接地線;存放時需置于專用支架,遠離熱源、腐蝕性物質,防止軟銅線受潮氧化。 掛接地線前,需先對電纜三相導體放電(使用專用放電棒),消除電纜電容儲存的電荷,避免觸電。 2. 同桿多回線路作業 除掛接本線路接地線外,還需在相鄰線路裝設接地線或采取絕緣遮蔽措施,防止感應電傷人。 3. 變電站開關柜作業 接地線需掛接在開關柜的接地刀閘或專用接地端子上,禁止掛接在斷路器、互感器等設備的導電部位。 五、短路接地線應急處理與維護保養: 1. 突發情況處理 若掛接地線時發生設備突然來電,操作人員需立即撤離至安全區域,禁止觸碰接地線,待保護裝置跳閘后,重新驗電并檢查接地線狀態。 2. 日常維護 每次使用后清潔線夾表面氧化層(可用細砂紙打磨),軟銅線若斷股超過 10% 需立即報廢; 絕緣桿每半年檢查一次,若發現表面破損、褪色,需重新做耐壓試驗,不合格則禁止使用。 六、國家標準與行業規范依據 GB 26829-2011《電力安全工器具預防性試驗規程》:規定了接地線的試驗周期和標準; DL/T 409-1991《電力安全工作規程(電力線路部分)》:明確了掛接接地線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距離; 《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》:對不同電壓等級作業中接地線的使用細節作出強制要求。
|